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着力点
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提出“干部工作提质增效年”部署要求,会议特别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》,数据显示全国已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万人,其中“80后”厅局级干部占比达超三分之一。这一结构性变化,标志着干部队伍建设正从“有没有”向“优不优”深刻转变。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,必须从政治建设、能力提升、严管厚爱三个维度发力,锻造政治过硬、适应新时代要求、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。
政治铸魂,把准干部选拔的“定盘星”。发布的《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》首次将“政治体检”细化为30项具体指标,在省级党委换届考察中全部应用。某省推行的“政治素质反向测评”,通过“负面清单”识别干部政治表现;实施的“家访考察”制度,深入干部生活圈了解“八小时外”表现。这些创新实践表明,政治标准是硬杠杠,必须健全“日常考核+专项考察+年度评议”的政治素质识别体系,重点看干部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、应对重大风险考验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的实际表现,确保选出来的干部政治上信得过、靠得住、能放心。
实践淬炼,搭建能力提升的“大熔炉”。干部跨省交流计划显示,已有千余名干部完成东西部双向挂职,其中赴乡村振兴重点县超过一半。某地实施的“湾区干部成长计划”,选派优秀干部到横琴、前海等改革一线历练。这些实践印证了“人在事上练,刀在石上磨”的成长规律。新时代干部培养必须构建“政治训练、专业训练、实践锻炼”的三维培养体系,重点加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服务群众、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,让干部在破解复杂难题中增长才干,在应对风险挑战中锤炼筋骨。
从延安时期“才德兼备”的干部标准,到新时代“二十字”好干部要求,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是关系事业发展的关键工程。站在新的历史方位,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,持续深化“选育管用”全链条机制改革,既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,也要把实践锻炼作为关键,更要把严管厚爱贯穿始终,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