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学铸魂,党员教育吹响“春训”集结号
三月春早,扬鞭奋进。全国两会闭幕后,党员教育工作迎来新一轮热潮。从中共中央印发《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实施意见》到各地“党员春训”全面铺开,从“万名书记进党校”到“云端党课村村响”,新时代党员教育正以更鲜活的形式、更扎实的成效筑牢思想根基。这股“春训”热潮不仅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刻践行,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政治自觉。
理论武装强根基,理想信念“立”起来。中央组织部部署开展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工程”,各地创新打造理论学习矩阵。某地推出“理论名师工作室”,组织党校教授、劳模党员成立百人宣讲团,深入社区开展“一刻钟微宣讲”;浙江杭州依托“学习强国”平台开设“党员必修课”专栏,上线《新思想与基层实践》系列课程,单月点击量突破新高;甘肃张掖实施“马背上的党课”,组织牧区党员在草原帐篷里共学党章、共话发展。这场全覆盖、立体化的理论武装行动,让“两个维护”深深扎根于党员血脉。
实践淬炼显担当,先锋旗帜“扬”起来。各地将教育课堂延伸到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一线。山东开展“党员亮诺践诺”行动,组织党员认领“民生实事清单”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;湖南长沙推行“党员联户机制”,党员联系户群众、办好实事;福建宁德建立“海上党员驿站”,渔民党员在渔船上宣讲惠渔政策,带动渔船参与“碧海守护行动”。在江西井冈山,“红色代办队”为山区群众跑腿办事超万次;在黑龙江北大荒,党员农机手组成“春耕突击队”,助力百万亩农田智慧播种。“学用两张皮”的难题迎刃而解,党的旗帜始终在一线高高飘扬。
从理论武装的“春风化雨”到实践锻炼的“百炼成钢”,从数字赋能的“破壁突围”到为民服务的“枝叶关情”,党员教育工作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。当前,面对“中国式现代化”的新使命,要以“常学常新”筑牢政治忠诚,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;以“常践常得”砥砺初心使命,让党员在改革攻坚中当主力、打头阵;以“常改常进”激发创新活力,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育新生态。唯有如此,才能锻造出关键时刻“冲得上、顶得住、打得赢”的先锋队伍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凝聚磅礴红色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