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高质量组织工作赋能中国式现代化
惊蛰雷鸣,万物竞发。2025年3月,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明确将“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”作为年度工作主线。新时代组织工作肩负着为党育才、为国聚贤、为民固本的历史使命,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、赋能与聚力相结合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书写组工新篇。
思想领航把方向,铸就坚如磐石的信仰根基。政治建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。3月5日,《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》修订版正式施行,强调构建“思想淬炼+政治历练+实践锻炼”三位一体教育体系。河北省推出“重走赶考路”主题教育线路,组织3.2万名党员干部赴西柏坡开展沉浸式学习;上海市浦东新区打造“初心讲堂”品牌,邀请“两弹一星”功勋科学家开设“科技报国”系列讲座;贵州省实施“苗岭先锋”培育工程,通过双语党课、民族歌舞等特色形式,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少数民族村寨17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‘钙’”,新时代组织工作必须持续深化理论武装,确保党员干部在风浪考验中永葆政治本色。
机制创新破藩篱,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。人才新政频出彰显改革力度。3月22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建立“创新价值、能力、贡献”为导向的评价体系。杭州市钱塘区试点“揭榜挂帅”3.0模式,面向全球发布152项“卡脖子”技术需求榜单,吸引63个国际团队揭榜攻关;成都市高新区推出“人才服务金卡”,集成子女入学、医疗保健等48项专属服务,实现“一卡畅享”便利;粤港澳大湾区启动“跨境人才通”计划,建立职业资格互认清单,已有860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内地直接执业25。统计显示,2025年一季度全国新增高层次人才1.2万人,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等领域人才集聚度显著提升。这些突破印证,唯有打破制度壁垒、优化服务生态,才能让人才创新活力充分迸发。
数字赋能提质效,构建智慧党建的创新范式。数字化转型为组织工作插上科技翅膀。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3月联合发布的《“智慧党建”三年行动计划》,推动基层党建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。浙江省开发“浙里红色根脉”应用,实现党组织关系转接、党费缴纳等23项业务“掌上办”;广东省建立“党建元宇宙”体验馆,运用VR技术复原中共三大会址等红色地标,累计接待党员群众50万人次;重庆市江北区打造“云上党群之家”,通过AI智能客服解答党员咨询问题2.3万条,服务响应效率提升70%78。这些创新实践昭示,新时代组织工作必须主动拥抱技术变革,让“数字红利”转化为“党建效能”,持续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现代化水平。
击鼓催征稳驭舟,奋楫扬帆启新程。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,组织工作当以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勇气和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韧劲,持续深化理论武装、创新人才机制、夯实基层基础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:“党的力量来自组织,组织能使力量倍增。”新时代组工人正以昂扬姿态,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续写新的时代华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