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生态增值赋能幸福生活,基层干部需勇担使命
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“幸福标配”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的丰富,更涵盖了生态环境的优美与宜居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,要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这一长远部署,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环保与发展的高度重视,更是将“生态账”与“民生账”紧密结合的战略抉择。作为基层干部,我们深感责任重大,必须积极行动起来,以生态增值升级群众的“幸福标配”。
紧握绿碳破题钥,引导群众共环保。在全球生态治理的时代大潮中,绿色低碳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。我们深知,只有紧握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“破题之钥”,才能在激烈的发展赛道上赢得主动、赢得未来。因此,作为基层干部,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,提升自己对绿色低碳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。通过参加培训、交流研讨等方式,不断更新知识结构,掌握最新的环保理念和技术手段。同时,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到绿色低碳生活中来,共同营造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。
厚植绿水青山念,融合环保于工作。在实践中,我们要厚植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态理念,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。在推动经济发展时,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,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短期行为。我们要深入基层,了解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期望,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。比如,在乡村振兴中,可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。
绿水青山融日常,经济发展顾生态。我们还要将生态治理与惠民工程精准嫁接,让绿色发展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“幸福增量”。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,要注重增加绿地面积,提升城市绿化水平;在农村地区,要推进厕所革命、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同时,我们还要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、资源消耗低、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。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,让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”从愿景变为日常,让群众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绿色发展的魅力。(郭雨情)